馆际交流促发展 潜心思考谋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纪念馆管理运行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加强馆际之间交流互动,学习借鉴和汲取工作经验。5月13日,高金城烈士纪念馆馆长曹渊一行5人受邀前往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参加“5·18国际博物馆日暨5·19中国旅游日”活动。巴中市是昔日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心,通江县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兵源地,红西路军战士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通江县。
启动仪式上,曹渊作为特邀单位嘉宾致辞,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积极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合作机制,在加强区域红色资源整合,开展文化学术交流、强化研究成果展示、深化红色文化宣传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建红色旅游品牌、共创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一体化融合发展新格局。
仪式上,本馆为此次交流活动特意精心编排的情景诗剧《信仰如炬 信念如磐》引发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强烈共鸣。
此次馆际交流带去的原创展览《百岁女红军•王定国》在通江县红军广场展出期间,参观人群络绎不绝,仅仅三天就达到近千人观看。
启动仪式结束后,曹渊一行在巴中、南充、广安等地进行馆际交流学习。先后参观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并就史料挖掘、陈列布展、制度建设、文物藏品、讲解接待及红色文化宣传推广等方面工作开展交流。
第一站: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坐落在通江县红军广场,这里历史性地成为川陕苏区军事、政治指挥中心。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总政委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等在此运筹帷幄,胜利指挥了一场场浴血歼敌的战役战斗。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被毛泽东同志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个大区域”。
我馆一行人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认真参观了红四方面军通江地区辗转作战留下的革命文物,聆听了红四方面军开展的革命斗争的历史,通过丰富的展陈内容、多样的展览方式深刻感悟了革命先辈的英勇奋战精神。
第二站: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坐落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1932年10月,由于未能打破国民党军队鄂豫皖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红四方面军被迫撤出鄂豫皖根据地,于1932年12月翻越大巴山,进军川北。1934年7月,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了缅怀牺牲的红军将士,在当时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旁修建烈士陵园,时任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张琴秋亲自设计并题写碑名、绘制图案。之后几十年,当地政府将附近陆续发现的烈士遗骨都迁葬于此,陵园内共长眠有25048名红军烈士。
这是一座红军自己修建的烈士陵园。将士们掩埋完牺牲的战友,就踏上举世瞩目的长征之路”聆听着讲解,在张琴秋亲自设计并题写碑名的红四方面军英勇烈士墓前,大家肃穆默哀,向人民英雄们敬献花篮,拜谒革命先烈,表达对英雄和烈士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第三站: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
纪念馆主体建筑3760平方米,展室面积2100平方米。大门正上方悬挂的是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馆名,纪念馆的四个展厅分别为“从爱国名将到马克思主义者”“从人民军队的缔造者到红军总司令”“从八路军总司令到解放军总司令”“开国元勋和社会主义事业开拓者”。
一个个故事、一张张图片,生动再现了朱德同志伟大的一生,为大家上了一堂记忆深刻的“缅怀先烈、接受教育、净化思想”的党史学习教育课。通过座谈交流,我馆对讲解服务工作有了新的见解。近期,我馆将完善讲解流程,努力提升讲解队伍的专业素质与接待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为广大观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第四站:邓小平故居陈列馆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是国内唯一一家以纪念邓小平为专题的博物馆。陈列馆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为主题,全景式地展现了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人员在邓小平铜像广场,敬献花篮、鞠躬行礼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表达对一代伟人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大家久久凝视着这位老人,一声“小平您好”脱口而出。
参观结束后,两馆详细介绍基本情况,就陈列布局、文创产品研发、研学教育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座谈会的最后,我馆与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确定了下一步合作,计划引进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的临时展览《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邓小平经典图片展》,敬请期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次馆际交流活动,不仅加强了本馆与兄弟馆的友好合作,夯实和提高了我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拓宽了工作思路,也促进了文博同行间的资源共享,有力助推高金城烈士纪念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