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甘州区西路军烈士纪念馆 (高金城烈士纪念馆) 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3年-2030年)
张掖市甘州区西路军烈士纪念馆
(高金城烈士纪念馆)
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3年-2030年)
为了进一步提高张掖市甘州区西路军烈士纪念馆(高金城烈士纪念馆)的办馆层次和管理水平,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全面推进纪念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意见》《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结合纪念馆实际,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主要阐明2023-2030年高金城烈士纪念馆事业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是未来八年我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握纪念馆发展阶段性特征,遵循纪念馆发展规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全面提升我馆的专业化、现代化、社会化水平,强化文明艺术传承、文化沟通、增进知识和公众教育的职能。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作为纪念馆事业加速发展的基本理念。树立纪念馆文化资源属于人民、纪念馆文化发展依靠人民、纪念馆文化成果惠及人民的理念。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纪念馆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抓手。
2.坚持保护为基。建立科学保护文物的长效机制,推进文物的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的有机结合。加强文物的日常保养,监测文物的保护状况,改善文物的保存环境,建立文物日常管理台账,确保文物安全和永续传承。
3.坚持服务优先。把充分发挥纪念馆的社会作用作为纪念馆发展的根本任务,强化藏品保护研究和纪念馆学术研究,创新展示教育传播的内容、形式、手段,切实提高纪念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4.坚持改革创新。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纪念馆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决破除束缚纪念馆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创新纪念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构建有利于纪念馆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化纪念馆制度,激发纪念馆的活力。
二、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张掖市甘州区西路军烈士纪念馆(高金城烈士纪念馆)位于张掖市甘州区大衙门街解放巷33号,始建于1996年,2000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并对外开放。纪念馆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征战河西为背景,着重反映红西路军在甘州的悲壮历史以及民主爱国人士高金城先生为营救红西路军被俘、流落、失散人员而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纪念馆占地面积8532平方米,馆舍面积7200平方米,展厅面积为2850平方米。现展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征战甘州历史展》《高金城烈士生平事迹展》《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展》《“百年风云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文物收藏展》《“百岁红军·中华女杰”王定国专题展》《“甘州英才·平民将军”袁国祥军旅生涯摄影展》《长征女红军暨妇女抗日先锋团专题展》等成果,目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国防教育基地、全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全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甘肃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基地。
(二)主要业绩
1.开放服务质量逐渐提高。为深化公众的参观体验,提高纪念馆服务品质,纪念馆逐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洁优美,各类服务设施齐全,有效提升接待服务质量,并先后制定实施了《观众投诉处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有效提高一线开放岗位服务质量,塑造文明形象,实现了“零有责投诉”的目标。在公众导览和讲解工作方面,按照公众的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需求,通过讲解员专业讲解、志愿者义务讲解、语音导览等多种方式结合,实行分众化导览,有效分流,提高讲解受众率。同时,积极开展“开放服务岗位星级讲解员评选活动”,鼓励优秀讲解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提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塑造纪念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良好社会形象。
2.陈列展览水平不断提升。纪念馆继续秉承“一流的纪念馆举办一流的展览”的办展理念,以弘扬优秀文化和服务社会公众为出发点,推出了十多场独特展览。与国内各大纪念馆开展馆际交流活动,先后举办“铭记历史 捍卫和平”--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永远的女红军”--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主题展、“旗帜飘扬”--红军长征在陇原、“为抗战吹响号角——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文化”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等红色主题展,每次临时展览展出时间不少于3个月,获得了业内的一致认可和广泛的社会好评。
3.社会教育内容有声有色。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实现了分众社教的精准施策。开展了“迎冬奥庆新春 纪念馆里过小年”“纪念馆里闹元宵”“清明祭英烈·缅怀先烈志”“争当红色基因传承人”“传承红色文化 弘扬红色精神”“智勇小军帽”“萌娃从军记”等系列活动。拓宽宣教渠道,与学校建立长效合作育人机制,通过红色故事进课堂、标注长征路线图、重走长征路、讲述红色故事、学唱红色歌曲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使青少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品牌教育活动逐渐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
4.红色文艺作品再创新高。深挖红色资源,以情景剧、舞台剧、诗歌朗诵等艺术形式,精心创编,打造红色情景剧《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百年回响 青春作答》《红色家书》诵读等精品力作;推出更多接地气、冒热气的宣讲活动,其中二十大精神宣讲情景剧《信仰之光照亮逐梦之路》在2023年甘州区科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班暨党政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和甘州区宣传文化系统二十大宣讲会上进行了展演。这些沉浸式的红色节目不仅提升了学习教育吸引力、感染力,更是用活了红色资源、唤醒了红色记忆,实现了“观”与“学”的融通。
5.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完善的安防消防等管理制度,落实人防、技防、物防等安全防范措施;加强日常安全用水、电、空调、电梯、动力系统隐患巡查排查;设立微型消防站,强化安防消防系统日常维护;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防范能力,保证文物安全无事故。
(三)不足之处
高金城烈士纪念馆各项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仍存在显性的或者潜在的一些问题:如纪念馆社会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仍有待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科研能力还需提升,年龄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尚未完全形成;结合藏品挖掘自身教育资源的潜力还未完全发挥;文化产品和服务尚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我馆各项工作的质量,从长远来看,还将制约和阻碍我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战略和目标
(一)发展战略
1.加强能力建设。创新发展理念和运行模式,使纪念馆“收集和保护”“教育和研究”“开放和服务”三种内在职能统一化、组织化,大幅度提升专业化水准。
2.发挥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加强纪念馆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增强纪念馆事业发展的创新能力。
3.培育文化亮点。加强红色文化的挖掘阐释和传播运用,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发挥文物资源独特优势,设计、布展一批优秀临时展览、文化创意品牌,扩大纪念馆的文化影响力。
4.创新纪念馆发展体制机制。按照文化体制改革总体要求,以深化纪念馆免费开放为契机,完善纪念馆管理体制,创新纪念馆激励保障机制,营造纪念馆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与社会环境。
(二)目标
建立长效发展机制,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构建科学高效的藏品管理与保护机制;策划和引进高质量陈列展览;文博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学术研究水平再上新台阶;提升公众服务意识,拓展社会教育功能;开展数字化、智慧化纪念馆建设;加大红色资源开发,加快甘州文旅融合发展;文化创意产品体系逐步形成,以甘肃省文物局下达的绩效考评目标任务为基础,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将张掖市甘州区西路军烈士纪念馆(高金城烈士纪念馆)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现代化纪念馆,努力向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一级博物馆目标迈进。
四、主要任务
(一)藏品征集与管理
1.藏品征集。积极争取财政经费支持,不断拓展馆藏文物的征集范围和渠道,丰富藏品种类,增加藏品数量,提升藏品档次,构建科学合理的藏品体系。把捐赠作为征集藏品的重要途径,做好社会收藏群体的联系和服务工作,鼓励社会收藏群体捐赠藏品。
2.藏品保管。在做好文物库房环境控制和文物安全出入库等工作的基础上,完成所有文物的藏品建档工作,完成“藏品数据库建设”工作,提升馆藏文物数字化水平。
(二)学术研究
1.学术活动。通过举办、参与学术会议、论坛、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我馆的科学研究能力、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加强与其它文博单位、高等院校、社科机构的横向合作,开展多方面的学术交流和业务活动。
2.学术成果。鼓励业务人员开展学术研究,推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以举办各类展览为契机,编辑出版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展览图录、专题图集;借助举办各种学术研讨会的平台,整理出版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论文集;以馆内展陈的历史、人物、文物等红色资源为基础,挖掘研究、编辑出版专题资料、制作文学作品等。
(三)陈列展览
1.自主设计展览。深入挖掘和系统阐释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提高陈列展览创意策划水平,完善陈列展览从研究、策划、实施到推广的工作流程,积极策划实施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感染力和传播力的原创性作品。探索建立包括展览选题、展览大纲、形式设计、学术研究、公众服务、教育活动、宣传推广、文创产品开发的整体策展人项目责任制。
2.馆际交流展览。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采用自主策划与“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陈列展览工作模式,加强与各兄弟馆系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展览交流、展品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建立馆与馆之间借展、联展、巡展合作机制,以弥补纪念馆藏品缺项或不足,丰富展览内容。
(四)公众服务
狠抓讲解服务水平,建立稳定且专业的讲解员队伍;优化招募机制,加强志愿者培训,规范志愿者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志愿者队伍,打造为纪念馆社会服务的中坚力量;结合纪念馆资源制定有针对性的中小学生参观与讲解计划,创新富有特色的教育活动项目;加强流动纪念馆建设,推动展览陈列进乡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深化与教育机构合作,建立长期有效的馆校共建制度;探索文旅融合路径,培育以地域历史、纪念馆藏品为支撑的体验旅游、研学旅行特色精品。
(五)信息化建设
逐步完成馆藏文物的藏品数据库建设工作,初步完成所有文物的影像数字采集工作。加强馆藏文物的信息采集与加工。建立藏品管理工作支持系统,推进藏品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升现有发布平台水平,完善网站功能,对网站进行较大规模的改版升级,提高网站的灵活性、实用性和美观性。增加纪念馆多媒体展示系统、语音讲解系统等一批旨在进一步提升为观众服务的数字化系统。
(六)培养人才队伍
深化纪念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业绩为依据、以能力为导向的纪念馆人才评价、选拔和激励机制;通过定向培养、在职进修、交流访问等多种形式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鼓励和支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职业资格培训,充实业务知识与技能;设立奖励制度,对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奖励, 充分发扬榜样激励作用。
(七)加强宣传推广
根据纪念馆的发展需要和观众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方案;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介进行广泛宣传推广,提高纪念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主流媒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纪念馆事业的发展;利用纪念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网络平台,及时发布活动信息、推送英烈故事等,拓宽宣传渠道。
五、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为准绳,严格按照相关条例和其他地方性规章制度,根据纪念馆事业的发展需求,完善纪念馆各项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省、市文物局的相关文件精神,使纪念馆各项业务工作在法律的保障下顺利开展。
(二)组织保障
合理确定部门分工,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协调机制。领导班子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将《规划》作为制定纪念馆年度工作要点和工作计划的主要依据,牵头推进《规划》实施和相关措施的落实。各部门应明确职责,密切配合,认真组织落实,形成工作合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三)人才保障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结构合理、整体素质优良、高效务实的工作团队,建立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流动机制,保障人才成长,稳定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
(四)经费保障
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资金支持和本级财政经费投入,增加纪念馆的运行经费;拓宽社会资金来源渠道,广泛吸纳社会支持,多方筹措经费;开源节流,重点保障主要业务经费,积极争取财政专项和其他重大项目支持;注重经费使用效率和绩效评价,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