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王坪是位于大巴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它曾经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如今,它又在跨越发展的征程中演绎出绚丽的华章。位于四川巴中王坪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经过修缮今天重新开园。
2011年10月初,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修缮暨王坪新村建设在这里拉开了帷幕。通江县按照“庄严、肃穆、安静”的要求,红军烈士陵园和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群进行了全面修缮;按照“文明、现代、优美”的要求,对王坪村进行了规划建设。到2012年4月,各项工程建设全面竣工。今天,一个崭新的王坪呈现在世人面前。
修缮后的陵园由“铁血丹心”广场、千秋大道、烈士陵园牌坊、陵园核心区、散葬墓区、游客中心、纪念馆、停车场等部分组成,核心墓区及保护区扩至1800亩。目前,陵园共有烈士25048人。
从高处俯瞰,陵园气势磅礴、巍峨壮观,墓碑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陵园庄严、肃穆、安静。
在陵园入口处,是面积1万平方米的“铁血丹心”广场,广场上屹立着一座由成都军区援建的名为“铁血丹心”的石刻雕塑。雕塑表现了红军当年投身革命事 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壮举和人民群众积极投身革命事业的满腔热情。
千秋大道连接着“铁血丹心”广场和陵园核心区,全长425米,共9个平台,341道梯步。纪念馆前的浮雕自上而下为红军入川、建设苏区、挥师北上的情景。
沿着千秋大道拾级而上,尽头耸立着气势雄伟壮观的烈士陵园牌坊。牌坊高12.5米,宽25米,6柱5门,由纯真草白玉雕琢而成,重达800余吨。进入牌坊大门,就是占地面积35亩的陵园核心区,园内原建有英勇烈士纪念碑1座、红军烈士集墓1座、师团职烈士墓40座。
在陵园核心区后方,呈扇形状分布着占地面积150亩的无名烈士墓区,按照“一轴两辅”进行区域划分,17225座白色大理石墓碑依山就势、合理安放。加上原陵园核心区集墓,陵园共有烈士25048人。散葬墓区内建有英烈广场、英烈纪念廊和英烈墙雕塑。